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肉桂的歷史與價值

從神殿的聖香,到咖啡杯裡的溫度:一味香料的四千年旅程

一、香氣的起源:肉桂在古代的誕生

肉桂(Cinnamon)並非一般的植物,它的香氣深植於人類文明的記憶中。
考古證據顯示,早在四千多年前,古埃及人便開始使用肉桂。
在那個神祕的尼羅河時代,人們將肉桂與沒藥、乳香並列為祭祀三大香料
用於神廟焚香、木乃伊防腐與王室儀式
他們相信這股帶有陽光氣息的香味能「淨化靈魂、守護靈魂不滅」。

肉桂的珍稀不僅來自氣味,更因為它的來源遙遠。
古代人不知道這香料從哪裡來,只知道它來自「世界盡頭的神木」。
有記載指出,埃及人曾派出遠征船,穿越紅海,只為取得這種神秘的樹皮。
那時的肉桂,是比黃金更昂貴的神之香氣


二、香料即權力:羅馬與阿拉伯的香氣帝國

隨著地中海貿易的興起,肉桂成為權力與地位的象徵。
在古羅馬,只有貴族、皇室與大祭司能使用肉桂。
貴族宴會上,廚師會在甜酒、燒肉或甜餅中灑上細粉狀的肉桂,
香氣彷彿能彰顯主人的身分與尊榮。

當時的阿拉伯商人壟斷了香料來源,他們守口如瓶,
謊稱肉桂生長在巨蛇守護的山谷中,必須以犧牲羊群取回。
這樣的神話不僅保護了商業秘密,也提升了肉桂的神祕地位。
在他們手中,肉桂甚至被當作貨幣交易,
可兌換絲綢、珠寶與金屬,是世界上最具價值的「香氣財富」。


三、為香氣而戰:肉桂引發的殖民爭奪

到了 15 至 17 世紀,歐洲進入「香料狂熱」的時代。
葡萄牙人最早抵達錫蘭(今斯里蘭卡),
發現當地盛產香氣細膩的錫蘭肉桂(Ceylon Cinnamon),
並將其視為「帝國的金脈」。

隨後荷蘭與英國相繼介入,為了壟斷肉桂貿易而爆發多場衝突。
這些香料貿易戰,不僅改變了錫蘭的命運,也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興起。
海上航線、殖民據點與全球貿易網絡,
全都因為這股香氣而重組。
可以說,肉桂不只是廚房裡的調味料,
更是改變世界歷史的香料力量

 

四、東方的智慧:藥食合一的肉桂

與西方的奢華不同,東方世界則以更內斂的方式認識肉桂。
在中國,肉桂早於漢代就已入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為上品。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「桂,味辛甘,大熱,主通血脈、補火助陽。」
它被用於溫中補氣、活血止痛、祛寒暖身
是中醫藥中重要的溫性藥材之一。

除了藥用,肉桂也深深融入東方料理文化。
滷味、紅燒、咖哩、桂圓紅棗茶、肉桂蘋果派……
這些看似不同的料理,都有一絲來自肉桂的溫潤氣息。
它讓食物不只是味覺的體驗,更是一種身心的療癒。


五、現代的延續:從香料到科學的價值

現代研究發現,肉桂富含多酚類與桂皮醛(Cinnamaldehyde),
具備抗氧化、抗菌、穩定血糖、促進代謝等潛在功效。
因此,它被廣泛應用於保健食品、香氛、精油、藥品等領域。

在食品工業中,肉桂既能提升風味,又能延緩油脂氧化,
是一種天然又具機能性的調味品。
消費者重新發現它不只是「甜點香料」,
更是融合古老智慧與現代健康的橋樑。


 

六、香氣的文化價值:溫暖與信仰的象徵

在歐洲,肉桂的氣味象徵「家的溫度」。
每到冬季,肉桂與蘋果、橙皮、紅酒結合,
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香氣記憶。

在印度與中東,肉桂則是祭典與儀式中的淨化之香
象徵祝福與保護。
在現代社會,它被廣泛應用於香氛蠟燭、精油與香水中,
那股帶有木質與甜感的氣味,
彷彿讓人穿越時空,回到文明的起點。


七、肉桂的今日:世界產區與分類

今日全球主要的肉桂產地包括:

  • 錫蘭(斯里蘭卡):香氣柔和、帶甜感,被稱為「真肉桂」。

  • 印尼與越南:所產「桂皮」香氣濃烈、略帶辛辣,是市場主流。

  • 中國(廣西、雲南):肉桂多用於藥材與香料調味,品質穩定。

不同產區的氣候、土壤與加工方式,
造就了不同的香氣層次與風味差異。
就像葡萄酒有「年份」與「風土」,
肉桂的香氣,也蘊藏著土地的靈魂。


八、總結:從古老聖壇到現代廚房的奇蹟

肉桂的歷史,是一部濃縮人類文明的縮影。
它見證了信仰、貿易、戰爭與科學的交錯,
從古代的貴族聖物,到今天每個人都能擁有的香料,
肉桂完成了一場漫長的旅程。

那股熟悉的溫暖氣息,不只是味道,
更是一段文化的延續——
提醒人們,即使世界變化萬千,
香氣,依然能讓我們與歷史相連。